2014 世界和中国经济论坛——复苏与增长

【2014-07-16】

 

    2014年7月15日下午,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卓越®国购发展专项基金/卓越发展研究院在明天广场JW万豪酒店举办了“2014年世界和中国经济论坛——复苏与增长”。
    “世界和中国经济论坛”起于2009年,刚好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之后,每一年的话题都凸显了金融危机后世界与中国的发展,成为观察金融危机冲击波的权威论坛。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胡延照会长在大会上表示:目前大部分数据显示,全球经济整体已处于复苏的轨道上,但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复苏进程仍不平衡。世界经济的复苏还是比较脆弱,还有不确定性,是不是持续增长,需要进一步观察;关于中国的增长速度还是有比较多的争论。中国国内的数据显示,中国二季度经济发展状况比一季度有所改善,但仍存在下行压力。
    在《第一财经日报》副总编辑杨燕青和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卓越发展研究院院长乔依德的主持下,专家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其中,专家们大多认同美国以及欧洲经济已经进入复苏。
    瑞穗证券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沈建光在论坛上明确提出了“大拐点”的说法,他认为虽然美国一季度GDP 大幅下修,终值环比下降2.9%,远低于预期,但主要是由于极端严寒天气和医保统计变动的干扰,因此,不改变持续复苏格局。另外,欧债的危机的警报也已经解除。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卓越发展研究院国际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徐明棋认为,欧债危机催生的欧洲财政契约虽然尚没有形成欧盟层面上的财政转移支付机制,但是欧盟成员国的财政开支和财政赤字在欧盟层面得到控制,欧洲一体化进程并未逆转。不过,欧洲经济竞争力的修复,在欧元汇率坚挺的基础上,需要的时间比美国要长得多。
    日本因为推出“安倍经济学”备受国际关注,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陈建安认为,日本目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中长期的成长战略目标具有艰难性。
     
    在这次世界经济漫长的复苏中,到会的专家们对新兴市场的发展压力开始表示了更多的担忧。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策略师、董事总经理黄海洲指出,新兴市场国家所面临最艰巨的挑战是去杠杆化、 去全球化和再管制。新兴市场国家需要加快和深化改革,使目前较弱的增长势头可以得到复苏和改善。他认为,新兴市场国家正在进入一场改革竞赛,中国改革开放驱动的长期潜在产出,直至2020年都将处于下降通道。
    沈建光认为,今年对于新兴市场国家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资本盛宴的结束将是改革的外在压力,改革的差异将决定新兴市场呈现分化格局。其中,中国高增长的奇迹已经结束,2008-2012年,中国非金融企业负债占GDP的比重已从95%上升至125%。未来如何降低企业高杠杆率,已经成为摆在中国决策层与社会各届面前的重大课题。
    IMF(国际货币组织)驻华首席代表Alfred Schipke认为,因为诸多短期措施造成强劲的信号影响,推测中国今年的增长率为7.5%,与政府的预期将保持一致。但是他建议中国默许短期内较低的增长率,创造一个可持续的,环保的中期增长率,因此导致的溢出效应短期内也许有害,但长期来看对中国及世界经济有利。他建议2015年,中国目标范围增长率最高为7%。
    今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出台。沈建光认为就此成立的深化改革领导小组,有利于切实突破利益群体束缚,落实改革方案。一旦改革方案全面落实,无疑将有利于继续释放改革红利,支持未来五年中国经济稳定增长。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石良平也参加了论坛,对明年中国经济前景发表了观点。

 

全文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沪ICP备19030607号  联网备案号:31010102006068
CopyRight 2013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