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座谈会2017年第5期 人工智能的未来与影响

【2017-10-27】

人工智能(AI)近年来已成为各界人士最为关注的话题之一。 AI会成为新产业革命的突破口吗?它对经济、社会、以及人类本身已经或将会产生哪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应该采取什么措施来应对这种情况?这些问题都是大家十分关注的,为此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与《科学发展》杂志社于10月27日共同举办了2017年第5期系列座谈会“人工智能的前景及我们的策略”。以下是座谈会的主要内容。

 第一,人工智能的发展,总体上将给社会带来全面的、积极的影响
专家们认为,人工智能不同于纳米技术、3D打印之类的科技进步,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不局限于某一领域。大数据、机器深度学习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在这两年取得了重大突破,通过与机械自动化、互联网、工业4.0等科技概念融合,人工智能逐渐成为一种通用技术平台。人工智能对社会的积极影响至少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人工智能在产业上的运用提高了生产效率,节约了企业生产成本,企业可以将标准化环境下的可重复性劳动以及高度数据化的工作交给人工智能完成,比如一些生产流水线和财务机器人等。其次,人工智能在许多方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脸识别、自动驾驶等因机器深度学习的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便捷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第二,人工智能可能的负面影响,我们也要有足够的重视
专家们也讨论了人工智能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体现在社会稳定和伦理道德两方面。人工智能可能将取代现有的大部分工作,导致大量失业人口,对社会稳定造成负面的影响。虽然新的岗位会伴随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但是新岗位的产生需要时间,失业和再就业在时间上的错配是一个大问题。何况新的岗位是否会出现,新岗位是否依然会被人工智能覆盖还是一个未知数。专家强调,一旦科技取得重大突破后,产业资源的调整会非常快,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到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虽然新科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有助于提高社会总体的财富水平,一部分新增财富可以转移支付给失业人口,但是失业比例过高会使无所事事或失去工作技能的人过多,由此将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伦理道德。机器深度学习的进展,使得机器具有了强大的自我学习的能力,而且在某些方面其自学能力大大超过了人类。人工智能的技术基础是大数据和神经元算法系统,网络技术和硬件的发展使得人工智能的计算能力大大提升。人工智能的过度发展,是否会如科幻电影里面那样机器与人类发生对抗?最后可能不仅是许多人失去工作机会的机会,甚至连人类的生存都可能面临危机。

第三,我们对人工智能发展策略的建议
在探讨中,专家们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并提出了一些建议。第一,对人工智能的发展乐观其成。我们乐于看到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对社会的积极作用。人工智能是有重大战略意义的综合技术,应抢占技术高地。第二,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具体的技术突破方向,事先很难预料,应主要由企业来投资和选择研究方向。政府主要是创造一个有利的发展环境,要避免同时担任裁判员和运动员的情况,不要规定得过细过死。政府可在教育方面多加投资,也可在某个地区进行试点。第三,人工智能存在泡沫问题,目前还有很多核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对于人工智能即将开启新时代的宣传有夸张和过度的成份。不过,泡沫也是不可避免的,虽然当初互联网刚出现时有很多的泡沫,但泡沫过后也留下了有益的东西,成为今日互联网广泛应用的基础。

参加研讨会讨论的专家有上海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迎春,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及科学文化研究院院长江晓原,云智视像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胡黎博士,复旦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教授危辉,上海图书馆原副馆长缪其浩,奥迈资本创始人及管理合伙人施宇澄,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张立平,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主持讨论。

 

全文链接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沪ICP备19030607号  联网备案号:31010102006068
CopyRight 2013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