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贝隆 谈欧美对“一带一路”的不同看法

【2019-05-25】

2019年5月15日,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与上海市美国问题研究所共同举办“欧美对‘一带一路’不同的态度及其含义”圆桌研讨会。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比利时布鲁盖尔研究所(Bruegel)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贝隆(Nicolas Veron)在讨论会上分析了欧盟成员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情况、欧美对“一带一路”的不同态度以及欧盟与中国就该倡议展开合作的前景,并与与会人员就相关内容进行了讨论。贝隆先生的主要观点整理如下:
 

一、欧盟成员国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情况

    目前,欧盟28个成员国中已有15个与中国签署了“一带一路”备忘录(MoU),包括意大利、波兰、捷克、罗马尼亚、葡萄牙、希腊、匈牙利、 斯洛伐克、卢森堡、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和爱沙尼亚。这些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加起来约占欧盟GDP总量的22.6%。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欧洲的两个重要投资目的地是希腊和葡萄牙,中国在这两个国家有大规模股本投资。中国国有企业,如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和国家电网,在葡萄牙电力部门有大规模投资。从当前的情况来看,这些投资是相当成功的。

中国还与17个中东欧国家(包括欧盟成员国和非欧盟成员国)建立了“17+1”合作机制。
 

二、欧盟与中国的经济合作

欧盟和中国在基础设施投资方面存在差距,欧盟每年投入1000亿欧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而“一带一路”倡议计划投资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的投资规模远超出欧盟的规模。

由于所有欧盟国家都能很好地进入欧盟的债务资本市场,加之欧盟具有完备的投资政策,欧盟国家对于来自中国的贷款并没有明确的需求。

只要不构成安全威胁,欧盟应该欢迎来自中国的投资。欧盟于2017年提出建立针对进入欧盟的外国直接投资(FDI)的审查框架。2019年3月12日,欧盟理事会正式通过《欧盟外商直接投资审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类似于美国投资审查委员会(CFIUS)的功能,确立了针对外国对欧盟直接投资的审查框架,并将于2020年10月10日起生效。欧盟此举针对所有对欧盟的外国投资,而非只针对中国投资,中国企业不必对此过于担忧。此外,欧盟统一市场也意味着欧盟成员国针对外国直接投资的政策具有一致性。

在建设和设备投标中,欧盟应对中国企业持欢迎态度,没有必要将中国企业排除在外。但是在公共采购方面,欧盟希望中国能够展现更多“互惠”。欧盟向中国开放市场,中国也应向欧盟开放市场。

 
三、欧盟和美国针对中国的态度存在差异

欧盟对中国的态度与美国对中国的态度并不相同,因为:

第一,从历史角度而言,中美两国在朝鲜战争、台海问题上存在冲突或分歧。虽然,自1972年以来,中美两国关系不断发展,有关过往冲突和分歧的记忆仍会对两国关系产生影响。而欧盟与中国之间并不存在此类历史“包袱”。

第二,欧盟并不具备(完全的)大国地位,欧盟在军事力量上难以与中美两国抗衡,在安全上依靠“北约”。因此,欧盟与中国不存在“大国”竞争,欧盟对中国力量增长的态度异于美国。

第三,欧盟与中国同处欧亚大陆,二者在地理上的连接更为紧密;而美国身处北美大陆,中国的发展使美国有一种自身被取代之感。欧盟和美国与中国在地理连接上的差异,也对二者对中国的态度产生影响。

第四,美国宣称要与中国在经济上“部分脱钩”,而欧盟并没有与中国在经济上脱钩的诉求。

第五,二战后建立起的“西方同盟”如今出现分歧。特朗普政府不仅对中国采取强硬态度,对欧盟的态度也相当强硬。这也导致欧盟在对华态度上并非与美国同步。

第六,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多样化。欧盟是一个多样化、非中心化的实体,不同成员国不仅对中国持不同的观点,对美国的观点也存在差异。这必然导致欧盟对于中国多样化的观点。
 

四、欧盟的对华政策与其言论存在差异

2019年3月1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欧盟-中国战略展望》文件。在该文件中,欧盟史无前例地称中国是“推动替代性治理模式的系统性竞争对手”。欧盟做出这样的言辞,并不代表欧盟一定会实施这样的政策。欧盟此举更多是在讨好美国,中国不应对此反应过度。

自特朗普上台以来,欧盟与美国在北约、贸易等方面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中国应在此背景下看待欧盟的上述言论。欧盟不大可能在反华问题上追随美国的脚步,例如,欧盟避免公开谈论“印太战略”,因为其认为该战略有很强的孤立中国的意味。
 

五、欧盟无意与“一带一路”倡议竞争

2018年10月25日,欧盟委员会和欧盟对外行动署联合发布题为《连接欧洲和亚洲:为欧盟战略添砖加瓦》的政策文件,正式提出了欧亚互联互通的愿景。该文件着重强调“在经济、金融、环境和社会方面具有长期可持续性”的“连通投资”。欧盟还建立600亿欧元基金,支持其欧亚互联互通战略。

但欧盟也明确表示,此举并非旨在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竞争。欧盟希望通过该战略提高自身在巴尔干和北非等周边地区的参与。此外,欧盟此举也是为了回应美国在2018年提出的《更好利用投资引导发展法案》(简称BUILD法案)。

日本提出与中国就“一带一路”倡议展开第三方合作,欧盟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立场与日本对该倡议的立场相似。日本与美国的关系紧密,在安全问题上更是如此,日本并不想切断与美国的这种关系。虽然,欧盟与美国的安全关系不如日本与美国的安全那么紧密,但欧盟也重视与美国的安全关系,欧盟并不希望切断与美国的关系。但是,欧盟和日本都不想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选边站队”。
 

六、欧盟希望在欧盟层面上与中国就“一带一路”倡议展开合作

欧盟不喜欢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建立的“17+1”机制,认为此举具有冒犯性。欧盟希望中国避免强调“17+1”机制,并将该机制纳入欧盟的框架之中。

欧盟希望中国终止与15个欧盟成员国签署的“一带一路”备忘录,并与中国在欧盟层面上签署一个“一带一路”备忘录。
 

七、欧盟与中国加强相互了解

中国和欧盟之间缺乏相互了解。相较于对美国的了解,欧盟对中国的了解要薄弱得多,这也导致欧盟在出台政策或采取措施时未能考虑中国的反应。未来,欧盟应该加大对中国的认识,并采取必要的措施缓解不必要的摩擦。中国也应加深对于欧盟法律和机制的了解,并从欧盟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双方才能加强相互理解。

旧的“西方对中国”“美国对中国”的框架已不适用于目前的国际关系,中国应该用新的框架来思考问题。欧盟对中国的态度取决于中国的行动。中国不应再将自己视为发展中国家,而应推进国内的改革,更多开放市场,并推动自由开放的国际经济秩序。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沪ICP备19030607号  联网备案号:31010102006068
CopyRight 2013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