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依德:Libra 退够了吗?——信用货币时代的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

【2020-10-26】

   编者按:1013日,G7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发表了一份声明,称“在通过适当的设计以及遵守适用的标准来充分满足法律、监管和监督要求之前,任何全球稳定币项目都不该开始运营”。这一规定旨在针对以Libra为代表的稳定币。

   日前,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乔依德先生在2020上海货币论坛上作了题为“Libra退够了吗?——信用货币时代的数字货币和法定数字货币”的演讲。乔会长用Libra白皮书推出这一年来的变化作为一个案例来描述信用货币制度跟数字货币之间的关系,进而推导货币的物理形态跟货币制度之间的关系。以下为演讲内容。

一、从白皮书1.02.0Libra在后退      

     Facebook白皮书1.02019618日发布,主要有以下几条特点:其一,它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民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其二,它是一个是私人全球稳定币,以区块链为基础,一篮子储备货币为支持,由一个独立的Libra协会管理。全球有27亿人适用Facebook,发展前景充满了想象空间,引起了全球关注。白皮书发布后,我们开了一个讨论会进行讨论,对其持否定态度,虽然当时国内外叫好声很多。      

    2020416日,Facebook推出了白皮书2.0,对其目标的表述是“建立一个简单的全球支付系统和金融基础设施,旨在数十亿人受益”。这里去掉了货币,这是白皮书2.01.0表面上的一个最大区别。具体的变化有四条。其一,以前完全是锚定一篮子货币,现在是锚定一个货币,当然没有放弃锚定一篮子货币。其二,对合规性进行了加强。其三,放弃未来向无许可系统的过渡,用区块链的话说以前是公链,以后不朝公链发展,朝联盟链发展。最后,储备系统当中加强了很多保护性的措施,100%的储备金,而且都是短期现金。 

 

二、Libra退够了吗?没有   

   我觉得Libra没有退够。所谓退够是指Libra设定的目标要能够得到大部分政府的同意并能得以实施,我觉得2.0还做不到这点,因为Libra有两个痛点。第一是数据隐私保护权不够,资金运作存在风险,特别是去年1.0出来之后美国国会多次听证,主要抨击其数据跟隐私保护不够。此前, Facebook被罚了50亿美金。2.0的白皮书对这个问题有很大的改进。关键是第二个痛点,它损害了其他国家作为主权国发行法定货币的这样一个主权。虽然白皮书2.0表面上没有提货币,实际上内容还是包含了货币的内容。2.0当中也举例,如果美国有一个居民要向其他国家汇一笔美元,可以先换成Libra,再通过Libra汇到其他国家,在该国再换成当地的货币。实际上这个已经起了货币媒介的作用,所以这个痛点还是没有解决。     

   周小川行长去年71日的讲话中提到,当前央行的使命和组织构成是“现代文明一个重要的产物,至少目前来说,这与商业机构的目的和使命相距甚远,尚难相信冲击这一文明能有好结果。”周小川行长讲话比较委婉但是意思还是很明确的,私人稳定币跟现代文明是有冲突的。法国经济部长认为“无论是政治主权或者是货币主权都不能与私人利益相分享。”这个可能代表了大部分主权国家的一个想法。在白皮书2.0当中,他们也提出不会影响法定货币的发行,甚至CBDC发行数字货币可以在Libra上面运行。我觉得这点不现实,没有主权国家会允许主权货币在Libra上运行。疫情期间我参加了一个跟菲律宾央行行长的视频会议,最后有人问他一个问题,假定Libra到菲律宾来,以peso作为唯一的货币在菲律宾运行你允不允许?他回答不允许,说所有通行的货币一定要由我们中央银行来发行的,我觉得这个态度是比较明确的。     

   另外Libra的信用程度不足。货币的本质是信用,但是各种货币的信用程度未必是相同的。信用有几种,一种叫普适性信用,即你用了这个交易媒介或者货币可以预期将来别人是不会拒绝的,这种心态叫普适性信用。第二种是中间人信用,我愿意把我的财产或者商品让渡出去,我相信的是中间人,最明显的就是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最后一个是强权者信用。我愿意做这个交易,因为我相信这个是强权,最主要是现代政府。Libra依赖的是中间人信用,利用Facebook强大的网络推广,但是达不到强权者信用。    G7有一个工作组分析了包括Libra在内的稳定币所面临的问题,最后的结论是很清楚的,在没有解决全球稳定币所可能产生的挑战和风险之前,任何全球稳定币项目都不应该实施。 

 

三、信用货币制度的意义和缺陷   

      我们现在讲数字货币,要关注其是在一个什么状况下运行的,这个就涉及到信用货币的意义和缺陷。提到货币,很多教科书以及文章基本上讲货币的物理形态变化,如货币从原始的贝壳、毛皮、贵金属发展到纸币。但马克思说货币是一种社会关系,不是一个物质。因此我们看货币要去看其背后的社会关系,而不仅是物理形态的变化。我们应该据此对其进行分类。   

   第一类,货币本身具有价值。第二类是在货币本位下的各种形式的货币,如金本位下面有各种各样的货币,可以有纸币也可以是铜钱,但是是依附于一个货币本位。第三是当前纯粹的信用货币制度。达里奥提到了三种货币,在他更早的一篇文章中讲述了货币信贷和债务是怎么改变世界的,他画了一个图,跟我的想法不谋而合。第一个是金属货币,第二个是依附于金属货币上面的权益,第三个是法币。我不同意他最后一个说法,认为法币还要回到金属货币,我觉得是回不去的,马车时代过去了,汽车再不好也不会回到马车时代。1:货币制度的演变

来源:桥水达里奥,货币、信贷和债务是怎么改变世界的?


   总结一下,之前提到的货币制度与信用类别,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第一类货币本身有价值,是普适性信用,所以它的信用风险最低,但是成本最高,达里奥认为这种货币可靠性最强,信用的额度最少。第二类即货币本位下的货币,属于中间人信用,信用风险及成本都属于中间。最后一类,信用货币制度,靠的是强权者,即政府,信用风险其实是最高的,成本是最低。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是以国家信用为支撑,不需要任何物质作为支撑,应该非常强调这点,因为前一阶段自媒体上很多文章都讲人民币发行是以什么外汇储备、美元储备作为支撑的,这个都是不对的。驳斥的理由很简单:以前没有外汇储备的时候人民币照样可以发行。 

1:货币制度与信用类别、信用风险、交易成本的关系

来源: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


   现代中央银行的建立与完善和信用制度的出现是相关或者同步的。现代央行的特点是对法币的发行具有垄断地位。央行发行货币的权利不受任何有形条件的限制,但是受经济规律内涵的限制。货币发行的数量没有一个公式。简单的一句话,水多了加面粉,面粉多了加水。这很不理想,但是这是现实,因此有很多缺陷,缺少了强制性制约。全球范围内,一个国家的主权货币充当了全球信用货币。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最好的选择是超主权的SDR,但是现在不现实,没有一个全球的中央银行就不可能有全球的储备货币,没有全球的中央政府也不可能有全球中央银行。次优的选择是多元储备货币体系。2011年世界银行有一个报告,当时估计2025年时的国际储备货币体系有三个场景,第一个,美元还是独霸天下,第二个是多元储备货币体系,第三个是SDR。当时该报告认为第二个场景最有可能,当时包括本人在内的许多人倾向同意这个估计,现在回过来看还是太乐观了,到2025年可能美元还是占统治地位。但是从长远来说这个局面是不能持久的,美元不可能永远称霸。虽然美元现在提供了安全资产,但是随着美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当中的比例不断下降,其提供的安全资产不足以满足全球的需要,所以其垄断地位迟早是要失去的,人民币、欧元会起来。至于各个国家内部,目前主要依靠双协调来克服信用货币制度的缺陷,也就是靠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调,货币政策与宏观审慎协调。

 

四、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若干问题   

   数字货币不能根本上改变当前的全球货币体系。局部改善可以,在跨境支付方面能改善目前令人不满意的状况。各国CBDC可以协调建立统一的技术标准,以便于今后互通。也出现了一些设想,比如英格兰银行前行长卡尼提出的HDC,就是霸权数字货币,但是他从来没有给过任何具体的解释,eSDR也还只是一个设想。私人部门可以起一定的作用。BISCBDC分了四类,第一类直接由央行完全创建和管控;第二类和第三类是混合型、中介型,私人部门能起一定的作用,BIS把中国的数字货币定义为混合性的;最后一类是综合型,央行完全不管,完全委托给私人,但是现在还没有一个中央银行采取这个办法。    DCEP可以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某种方便,但人民币国际化主要取决于制度安排,并不取决于货币形态,所以数字货币的作用不要夸大,还是要实事求是。   

   考察和理解货币仅仅关注其物理形态是不够的,必须要放到货币制度的框架下进行分析。物理形态的演进不等于货币制度的突破。当前信用货币制度是各种货币制度演变的结果,跟当前的货币理论、货币政策密切相关。我觉得对信用货币制度的特点我们研究的还是不够。最后要警惕和克服“科技至上”主义,其表现是认为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用描述自然界的方法套用于人类社会,忽视科学可能会引起社会规范和伦理道德问题。反对“科学至上”和鼓励科学创新并不矛盾。“科学至上”跟现在世界上流行的“反智主义”是两个极端,一个是认为科学解决一切问题,一个是完全不相信科学,这两个极端都是错的。

  

联系我们 | 意见建议 | 友情链接     沪ICP备19030607号  联网备案号:31010102006068
CopyRight 2013 上海发展研究基金会 版权所有不得转载